
新湖南客户端4月15日讯(通讯员 伍建波 陈锋)4月14日下午,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波深入大庙口镇韭菜村,夜宿农家,与脱贫群众面对面交流,共话乡村振兴。
韭菜村是东安县最偏远的山区村之一,2019年,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以“三变改革”为契机,创办竹木加工厂和制香加工厂,实现总产值300万元,安排村民就业30人,每年创利10万元,真正盘活了一万多亩楠竹资源。今年3月以来,村里创建水产养殖基地,预计第一期实现总产值60万元,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万元,安排公益岗位5人。
张波详细了解该村的乡村振兴和驻村帮扶工作情况后,来到全县“十佳返乡创业青年”赵星星创办的石蛙养殖基地,详情了解石蛙养殖的全过程,查看了厂房扩建情况,询问产业投入、产出情况和群众如何受益等情况。张波指出,乡村要振兴,产业必先行。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要带头干,想方设法发展集体经济,以点带面引领村民增收致富,助推乡村振兴向深向好发展。
夜色已深,灯火通明。张波又与驻队工作队员、村委干部、党员群众、脱贫监测户等代表围桌夜话,谈家常,说变化,谋发展。“一年前,我从银行申放惠民贷款50万元,发展猪牛养殖,建设厂房500平米。年底第一批出栏可达20多头,产值20万元,明年准备再扩大生产。”老党员李新生一边介绍自己创业的过程,一边谈着产业发展的规划。张波了解到,脱贫监测户李满君加入了猪牛养殖行列,心中十分高兴。
张波表示,夜宿农家,共谋乡村振兴大计,就是要助推乡村振兴,实现“五个转变”,即,到农户家里住宿一个晚上、结对一户群众、开展一次调研、解决一个问题、发展一个产业,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由驻村向住村转变、由问计向用计转变、由上访向下访转变、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、由输血向造血转变。驻村工作队和村“两委”要身先士卒、率先垂范,发挥好“领头羊”作用,因地制宜发展产业,努力打造全县先进样板,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再立新功。
责编:田文
来源:东安县融媒体中心
下载APP